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聲韻學
Introduction to Phonology 
開課學期
106-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語言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江文瑜 
課號
LING7000 
課程識別碼
142 M01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樂學館3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1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61LING7000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This course presents formal phonological theory and analysis, drawing on structuralist, generative (derivational) and current constraint-based approaches. 

課程目標
The course has a double purpose: first, it will introduce the most significant issues and insights that have shaped formal phonolog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r so. Second, the course will provide extensive practice in data analysis.
(1)人類最偉大的資產莫過於能以語言溝通。而語言必須經過聲音的媒介才能溝通(手語除外)。聲音的結合不是隨機的,而是受限於生理機制與認知模式的的結合。本課程藉由主題式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聲音如何透過理論的臆測變成一套有組織的有機體。
(2)本課程涵蓋四個主題:(a)語音的音韻特色與特徵;(b)聲學語音學;(c)sound symbolism. ;(d)語音的演化;
(3)透過不同的音韻學理論,讓我們認識到語言現象是藉由不同的理論,分析其間的相同點與相異點。理論不同,視角就完全不同。
(4) 本課程的理想為,雖然是「聲韻學」課程,希望能旁及其他學科的對比與融合、現象的類比,並擴及生命的本質與意義,讓學生對語音與音韻現象產生熱情與興趣,而非只是抽象的理論,並藉由本課程重新認識自己與生命、開發潛能。
(5)本課程透過第三堂課的作業與討論、分組報告,讓學生「邊做邊學」、瞭解上課內容。
(6)授課教師的教學理想:
(a)揚棄知識性的傳輸,著重於觀念的啟發
(b)強調「快樂的學習」比「痛苦的學習」重要
(c)強調「多想、多動手」比「看一堆文獻」更重要
(d)強調「每個學生都有其特殊的無盡潛能,並能自我創造」。
(e)強調不要跟著理論走,而要多想理論還有哪些可再進一步。
(f)生命的成就感不在一時,而在人生的有效規劃與理想的實踐。生命的創造不在與別人比較,而是豐富自己;生命的愉悅在每個當下,並盡可能以樂觀的態度接受生命的serendipity。 
課程要求
Active class participation (oral contributions), midterm, a final term paper
(1)前兩小時上課由授課教師針對指定章節或內容作介紹,第三堂課撥出一半時間為課堂活動,每次活動會由上一堂課宣布。全班同學會分組,每個星期的活動會由同學分組參與活動。
(2)學期末論文:個人單獨寫一篇可以有發展潛力的論文,語言推薦國語、台語、原住民語、日語、英語、或跨語言比較。主題必須是本學期涉及的主題中間選擇一個,不要與作業的內容重複。老師會安排一堂課由大家共同腦力激盪題目。
(3)本課程要求研究生課堂熱烈參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1. Kenstowicz, Michael. (1994). 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 (Blackwell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No. 7).
2. Iggy, Roca & Wyn Johnson (1999) A Course in Phonology.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3. Valimaa-Blum Ritta (2005) Cognitive Phonology in Construction Grammar:
Analytic Tool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Mouton de Gruyter.
4. 課堂上會有許多透過網路影片的教學,活化上課內容。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分組口頭報告 
20% 
每組共負責兩次,每次10%。 
2. 
分組書面報告 
40% 
 
3. 
課堂參與 
10% 
 
4. 
期末論文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5  課程介紹、語音與聲韻差別、母音 
第2週
9/22  母音與子音 
第3週
9/29  聲學語音學──母音 
第4週
10/06  聲學語音學──子音 
第5週
10/13  聲學語音學──音調與語調 
第6週
10/20  Natural Classes of Sounds, Features 
第7週
10/27  Natural Classes of Sounds, Features 
第8週
11/03  音節結構與規律 
第9週
11/10  重音結構與規律 
第10週
11/17  語調與文法構文(Intonation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第11週
11/24  聲音象徵(sound symbolism) 
第12週
12/01  聲音象徵(sound symbolism) 
第13週
12/08  聲音象徵(sound symbolism) 
第14週
12/15  同學期末論文腦力激盪 
第15週
12/22  OT形式理論 (Formal Theories) 
第16週
12/29  聲音與演化、usage-based phonology 
第17週
1/05  期末研究報告